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军事体育》课程作为定向培养技术士官的一门必修课设置,内容涵盖军事基础动作和军事基础体能,本课程侧重军事基础体能的教学和训练,以《定向培养士官生体育教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训练教程》为依据,指导定向培养技术士官以掌握体能科学训练方法,打牢体能综合素质基础,提升学员体能素质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主课堂授课和辅课堂七八节训练,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定向培养技术士官开展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满足定向培养技术士官人才的军事体育素质需要,为军队持续输送军体素质过硬的士官人才。
-
《军事体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归属:士官学院军事体育教研室
2.适用专业: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3.课程学时:32学时
4.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5.课程代码:290006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军事体育》是院定向培养士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含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军事基础动作和军事基础体能等内容,培养定向培养士官以掌握体能科学训练方法,打牢体能综合素质基础,提升学员体能素质为目的的能力。课程的设置对应定向士官各专业职业岗位面向中的技能学习等岗位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训练教程》,后续课程为《定向培养士官生体育教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军事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体能训练的地位作用、目的意义、现实要求;
(2)了解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伤病预防、康复训练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3)了解体能基础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基本身体素质的组训方法。
2.能力(技能)目标
(1)具备掌握军事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军事体育教学和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及参与课堂教学、训练的自觉性能力;
(2)具备军事体育训练科学组训施训的能力,伤病预防的主要措施及熟悉突发训练伤病的现场处理能力;
(3)具备体能基础训练目的要求、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以及训练注意事项和考核测试等能力。
3.素质目标
(1)通过教学实践,使定向培养技术士官掌握军事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素质;
(2)通过教学实践,锻造强健体魄和过硬心理素质;
(3)通过教学实践,塑造吃苦耐劳、勇猛顽强的军人品质,具备组织开展军事体育组训的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与要求见表1。
表1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模块(任务/项目)
教学目标
任务及主要内容
学时
1
军事体育理论概述
知识目标:
1.掌握军事体育基本含义、特点;
2.熟知军事体育的标准、内容及任务,明确军事体育面临的新问题。
能力目标:
1.提高对基本概念理解能力;
2.对军事体育任务和面临的新问题的认识、解决能力。
学习任务:
1.军事体育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2.军事体育的标准和学习内容;
3.军事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4.新形势下军事体育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内容:
1.军事体育基础知识;
2.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
3.军事体育训练基础知识;
4.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知识。
2
2
耐力素质
(三公里)
知识目标:
1.掌握三公里跑理论知识和三公里跑的组成部分;
2.熟知三公里跑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三公里跑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三公里跑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起跑动作要领;
2.起跑后的加速跑要领;
3.途中跑要领;
4.重点跑的动作要领;
5.“极点”如何克服;
6.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车轮跑、后蹬跑;
2.弯道跑;
3.1500米跑;
4.3000米跑。
4
3
力量素质
(单杠引体向上)
知识目标:
1.掌握单杠引体向上理论知识和单杠引体向上的构成部分;
2.熟知单杠引体向上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单杠引体向上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单杠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单杠引体向上动作要领;
2.单杠引体向上的分解动作;
3.单杠引体向上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单杠引体向上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单杠直臂吊杠练习;
3.单杠屈臂吊杠练习;
4.单杠双人辅助练习。
2
4
力量素质
(双杠臂屈撑)
知识目标:
1.掌握双杠臂屈撑理论知识和双杠臂屈撑的构成部分;
2.熟知双杠臂屈撑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双杠臂屈撑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双杠臂屈撑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双杠臂屈撑动作要领;
2.双杠臂屈撑的分解动作;
3.双杠臂屈撑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双杠臂屈撑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双杠直臂撑杠练习;
3.双杠屈臂撑杠练习;
4.双杠双人辅助练习。
4
5
力量素
(仰卧起坐)
知识目标:
1.掌握仰卧起坐理论知识;
2.熟知仰卧起坐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仰卧起坐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仰卧起坐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仰卧起坐动作要领;
2.仰卧起坐的分解动作;
3.仰卧起坐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仰卧起坐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仰卧两头起动作练习;
3.仰卧支撑剪腿练习;
4.仰卧端腹辅助练习。
4
6
力量与灵敏素质
(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
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理论知识;
2.熟知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动作要领;
2.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的分解动作;
3.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俯桥动作练习;
3.T型跑、侧滑步练习;
4.后退跑练习。
4
7
力量与速度素质
(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
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理论知识;
2.熟知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动作要领;
2.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的分解动作;
3.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背桥动作练习;
3.起跑后加速跑练习;
4.30米跑练习。
2
8
速度与灵敏素质(30米*2蛇形跑)
知识目标:
1.掌握30米*2蛇形跑理论知识;
2.熟知30米*2蛇形跑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30米*2蛇形跑的成绩;
2.通过课堂教学,学员掌握30米*2蛇形跑的动作要领、方法和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任务:
1.30米*2蛇形跑动作要领;
2.30米*2蛇形跑的分解动作;
3.30米*2蛇形跑的辅助练习方法;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
1.30米*2蛇形跑连贯动作讲解示范练习;
2.灵敏动作练习;
3.起跑后加速跑练习;
4.30米跑练习。
2
9
终结性考核
知识目标:
1. 掌握考核标准的相关知识;
2. 熟悉各科目考核流程。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与考核,身体素质符合部队体能要求的能力。
主要内容:
1.三公里;
2.单杠引体向上;
3.双杠臂屈撑;
4.仰卧起坐;
5.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
6.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
7.30米*2蛇形跑。
8
合 计
32
说明: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目标为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细化,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
五、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1)抓备课环节。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写出详细的电子教案、制作好课件;
(2)掌握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问题探究式、案例导入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方法;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好大学城空间、微知库、微信群、QQ群、微课及教学视频等。
二、教学建议
(1)贯彻体能达标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员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军事体育意识;
(2)使学员“学会”和“会学”军事体育练习的方法,以提高学员的体能水平;
(3)培养学员过硬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勇猛顽强的军人品质,又要培养学员的情感、态度、团队合作精神。
2.课程考核建议
(1)课程考核形式
(一)考核与评价类型:《军事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方式进行;
(二)考核与评价办法:采取分值评定,具体占分比例:军事体育术科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各方面所占比:出勤率60%,学习态度、课堂表现30%,课后锻炼10%。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见表2。
表2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序号
考核类型
考核项目
权重
1
形成性考核
笔记/课余训练/课堂表现
30%
2
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核
70%
合 计
100分
2) 技能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见表3
表3 技能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
序号
项目
考核内容
权重
1
耐力素质
三公里
20%
2
力量素质
单杠引体向上
20%
3
力量素质
双杠臂屈撑
20%
4
力量素质
仰卧起坐
10%
5
力量与灵敏素质
基础体能组合1(俯桥+T型跑)
10%
6
力量与速度素质
基础体能组合2(背桥+30米*2往返跑)
10%
7
速度与灵敏素质
30米*2蛇形跑
10%
合 计
100分
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本课程采用教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训练教程,主编:林建棣、周明先,2015年3月出版;
(2)文本(每章都有完整的教案、教学视频)。
说明:教材、文本(课件、教案等)、视频等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六、其他
(1)本课程标准由士官学院军事体育教研室制订;
(2)本课程教学团队:尹岳、莫铭、唐明伟、李峰、张清、徐旭寅、杨烨、邹静芸;
执笔人:尹岳;
审核人:张希跃;
制(修)订时间:2017年7月22日制订;
2018年3月5日第一次修订;
2018年7月19日第二次修订;
2019年5月20日第三次修订。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

主讲教师